首页 意甲文章正文

九游体育-中国红旗防空导弹:防空反导反隐身打卫星,不做选择全部都要

意甲 2025年09月11日 09:13 2 xiaoqiao



九三阅兵中,大家熟悉的“红旗”系列防空导弹再次登场。

每次阅兵,国产“红旗”系列防空导弹都是当仁不让的主角之一。今年纪念世界反法西斯战争(二战)暨中国人民抗日战争胜利80周年的九三阅兵,当然也没有例外。此次受阅的红旗-11、红旗-20、红旗-22A、红旗-9C、红旗-19、红旗-29六型装备均为首次亮相天安门广场。六型装备可实施远中近程防空抗击,多段多层反导拦截,构筑起防空御天的坚固屏障,守护祖国天空和平安宁。

随着科技的不断发展,现代军队和国家所面临的空中威胁有增无减,除了二战时期的有人驾驶战机之外,各种类型的导弹日益普及,近年来还增加了隐身战机和无人机等新型武器。可以说如果不能构建起一张严密完善可靠的防空网,不仅自己的军队将在战场上寸步难行,甚至连战线的后方及纵深国土也难以得到片刻的安宁。



防空,早已成为现代军事中的头等大事之一。

防空,早已成为摆在世界各国军队面前的一个严峻课题。已经持续了三年半的俄乌战争以及今年爆发的以色列和伊朗之间的短暂“十二日战争”,无不生动而雄辩地证明了这一点。

在俄乌战争中,由于无法克制和压倒乌军的防空体系,庞大的俄罗斯空天军相对于乌克兰空军的巨大优势只能停留在纸面上,而无法对战争施加什么决定性的作用。相反,通过伊朗援助的大量低成本“沙赫德”/“天竺葵”(俄罗斯仿制版本)无人机,倒是给乌克兰后方生产生活造成了更加显著的影响。



俄乌战争显示,俄罗斯空天军的“强大”只能停留在纸面上。

与俄罗斯空天军的平庸表现形成鲜明对照的是,以色列空军在对伊朗的”十二日战争“中完全掌控了制空权,出入伊朗空域如入无人之境,几乎仅仅凭借空军便实现了大部分的战争目标,而自身的损失只有一些无人机而已。



以色列空军则在“十二日战争”中对伊朗予取予夺。

由此可见,在现代战争中空中力量和防空的极端重要性。

经过长期的艰苦努力,我国已经建立起一整套相当完善和严密的防空体系,这其中的核心支柱便是国产“红旗”系列防空导弹。由于历经多年的发展变迁,“红旗”系列防空导弹的谱系已经变得相当繁杂,经常会让很多对军事不甚了解的人摸不着头脑,哪怕是浸淫多年的老军迷也不容易说清楚。趁着这次九三阅兵的机会,我们再为大家做一个提纲挈领的梳理,方便大家结合阅兵对照查看。

众所周知,“红旗”系列防空导弹的开山鼻祖是“红旗”-1/2型地面防空导弹系统。它们源自苏联著名的“萨姆”-2(SA-2,苏军编号S-75)地面防空导弹系统,“红旗”-1是对原版的直接仿制,而“红旗”-2则是在此基础上的中国改进版,两者合计创下了前后击落多达五架美制U-2高空侦察机的世界纪录。



被解放军“红旗”-1/2防空导弹击落的美制U-2高空侦察机残骸正在进行公开展示。

“红旗”-2后来发展出多种衍生型号,在相当长的一段时间里构成了我国防空体系的核心骨干,可谓是功勋卓著。但由于年代久远且已经逐步退出现役,这里不再赘述。

中远程防空系统

“红旗”-9,这是由中国航天科工集团研制的解放军主力远程防空系统,其海军型为“海红旗”-9,从2001年开始服役。“红旗”-9的研发蓝本为苏联/俄罗斯S-300地面防空导弹系统,结合了多种改进,导弹采用TVM(导弹跟踪)制导+惯性制导+中段上行数据链更新+末段主动雷达制导的方式,“红旗”-9B型号还增加了红外导引头,最大飞行速度可以达到4.2马赫,最大射程约为120千米(“红旗”-9)和260千米(“红旗”-9B)。在“红旗”-9的基础上,中国航天科工集团还发展出“红旗”-19,拥有反导能力,可以拦截处于飞行中段和末段的弹道导弹,性能对标美国的“萨德”系统。



■“红旗”-9地面防空导弹系统。



■这次阅兵展示的是“红旗”-9C防空系统,属于“红旗”-9的最新改进型号。

“红旗”-12,这是我国第一种采用相控阵雷达的地面防空导弹系统,由江南航天工业集团(061基地)于上世纪80年代初开始研发,当时被称为KS-1,曾经在1991年的巴黎航展上亮相,后来又在1998年的珠海航展上展出,但由于缺乏订单未能实现量产。改进型KS-1A的研发工作于上世纪90年代末期完成,2007年参加了解放军建军80周年阅兵式,并被赋予“红旗”-12的编号。2009年,“红旗”-12参加了国庆60周年阅兵式。“红旗”-12配备H-200多功能相控阵雷达,工作范围约为70千米,整套系统包括四辆发射车,每车配备两枚导弹,其他还有指挥车、发电车、备弹16枚的弹药补给车等。导弹采用半主动雷达制导+无线电指令制导,最大飞行速度约为3.5马赫,最大射程约为50千米。后来在它的基础上又发展出“红旗”-22防空导弹系统,成本降低,各项指标有大幅提升。



“红旗”-12防空导弹系统配备的H-200多功能相控阵雷达。

“红旗”-16,这是由上海航天技术研究院根据苏联/俄罗斯“布克”地面防空导弹系统研发的一种中程防空导弹系统。“红旗”-16原本是为海军的054A型护卫舰研发的舰载防空系统,2008年上舰投入使用,此时被称为“海红旗”-16。“红旗”-16A成为陆基版本,从2011年开始服役。整套系统由一个指挥所、两部多功能雷达和4~6部发射装置组成,每部发射装置包含6枚导弹。导弹采用半主动雷达制导方式,根据不同改型最大射程在40千米~160千米之间。



■安装在054A型护卫舰上的“海红旗”-16舰载防空导弹垂发系统。

“红旗”-19这是从“红旗”-9发展而来的一种反导和反卫星武器系统,旨在拦截中程弹道导弹,在2024年的珠海航展上对外公开亮相。“红旗”-19在上世纪90年代末的“863”计划下启动研发工作,于1999年进行了首次成功试射,但后来经历了漫长的研发过程,据说在2018年才开始进入有限服役状态。据称“红旗”-19的远程预警雷达探测距离可以达到4000千米,导弹采用雷达和红外制导,其红外导引头窗口设在导弹弹头侧面以降低大气干扰。导弹由两级双脉冲固体火箭发动机驱动,弹体采用碳纤维制成,其刚性框架可承受高达60G的机动过载。导弹的拦截方式是在大气层外使用动能拦截器直接撞击目标,拦截高度可能达到200千米。2025年4月,《南华早报》在报道提到,解放军在实战条件下测试了一套新型反导系统,面对同时来袭的16枚弹道导弹,不仅全部成功拦截,而且在识别、锁定和优先排序环节中准确率高达100%。军迷们猜测这个实战条件测试的正是去年在珠海航展上亮相的“红旗”-19防空系统。



出现在2024年珠海航展上的“红旗”-19防空导弹系统发射车。



此次阅兵中展示的“红旗”-19防空导弹。

“红旗”-22,这是“红旗”-12系统的发展型号,目标是低成本替代“红旗”-12防空导弹系统,从2019年开始服役。与“红旗”-12相比,它的导弹为无弹翼设计,最大飞行速度约为6马赫。导弹采用半主动雷达制导,并且可以在强电子干扰环境下切换为无线电指令制导,其最大射程可达170千米,远高于”红旗“-12。每套“红旗”-22防空导弹单元包含4~8辆发射车,每车携带4枚导弹,据称可同时攻击6个目标,甚至可以发现和打击隐身战机。



“红旗”-22地面防空导弹系统。



■此次阅兵中展示“红旗”-22A防空系统是“红旗”-22的最新改进型。

当然,在此次受阅的“红旗”系列导弹中,最为引入瞩目的,一定是“红旗”-29导弹,主要是这款导弹的体型太过硕大,一辆发射车只能搭载两枚导弹。按照目前的体型看,这款导弹的作战目标只有两类,一类是对方的洲际导弹,另一类是打击敌人的卫星。



■此次阅兵中展示红旗-29防空导弹系统。

近程防空系统

“红旗”-6,这是一种由上海航天技术研究院于上世纪80年代研制的近程点防御防空导弹系统,使用“霹雳”-11空空导弹作为基础研发拦截弹,前者采用半主动雷达制导方式,其技术源自意大利“阿斯派德”空空导弹,进一步则可以追溯到美国AIM-7“麻雀”空空导弹。



“红旗”-6防空导弹发射车。

“红旗”-6采用车载发射方式,整套系统由四部车载雷达(一部搜索/监视雷达和三部跟踪/火控雷达)、一辆电源车和六辆发射车组成,最大射程约为8~10千米,于上世纪80年代末开始服役。作为衍生型号,“红旗”-61曾经安装在海军的部分053型护卫舰上。“红旗”-64/“红旗”-6D则是“红旗”-61的改进版,导弹由露天导轨式发射改为密闭箱式发射,体积缩小性能提升,每辆发射车的载弹量由两发提升为四发,于2001年开始正式服役。“红旗”-6还有一种衍生型号是“红旗”-6A,是将“红旗”-64发射器与LD-2000(730型)七管30毫米加特林机炮集成,形成弹炮合一防空系统。

“红旗”-7,这是由长峰机电技术设计研究院根据法国R-440“响尾蛇”地面防空导弹系统仿制的一种近程点防御防空导弹系统。整套系统由一台近程雷达和三个发射器组成,每个发射器可容纳4枚或8枚导弹。导弹采用无线电指令及红外导引方式,最大射程约为8~15千米(根据目标飞行速度而有所不同),除陆基版本之外,还衍生出“海红旗”-7海军版本。

“红旗”-10,这是由上海航天技术研究院研发的近程点防御防空导弹系统,类似美国的“拉姆”防空导弹,主要装备于中国海军的舰艇上(此时被称为“海红旗”-10),从2013年开始服役。



位于056型护卫舰上的八联装“海红旗”-10防空导弹发射装置。

导弹采用矩阵红外成像制导,可能还包含有某种形式的雷达制导方式,对亚声速目标的最大射程约为9千米,对超声速目标的最大射程约为6千米。导弹可根据军舰的大小和不同要求配置为8、15、18或24联装。

“红旗”-11,这是“红旗”系列里最新的机动式近中程弹炮合一防空系统,由中国航天科工集团于2022年的珠海航展上首次发布,命名为“通用末端防御系统”,其目标是取代缺乏战术导弹和无人机拦截能力的“红旗”-6A防空系统。



出现在2022年珠海航展上的“红旗”-11防空导弹系统。

“红旗”-11的整套系统由配备主动相控阵雷达、对空监视控制室及八单元导弹垂发系统的主车,和配备FD-3000(1130型)11管30毫米加特林机炮的副车组成,相比“红旗”-6A系统的三辆车更精简,功能更加强大,火力也更猛烈。“红旗”-11系统均采用泰安5450B 8×8轮式底盘。“红旗”-11的防空导弹采用惯性+无线电指令+末段主动雷达制导方式,对飞机的最大射程约为30千米,对导弹的最大射程约为20千米。

“红旗”-17,这是由中国航天科工集团研发的一种短程地面防空导弹系统,在苏联/俄罗斯“道尔”-M1防空系统的基础上进行了多项改进,2015年开始服役。其设计目标是为机械化部队提供机动过程中的防空掩护。



出现在阅兵式上的“红旗”-17A防空导弹系统指挥车。

一个典型的“红旗”-17防空连由一辆指挥车、四辆导弹发射车、两辆装填车、两辆弹药补给车及其他支援车辆组成。每辆发射车拥有两部四联装发射管,共计8枚导弹。发射车上配备有一部被动相控阵搜索雷达和一部主动相控阵火控雷达,搜索雷达的探测距离约为45千米,可最多监视48个目标,跟踪其中的24个,并同时攻击两个目标。其他跟踪设备还包括激光测距仪、热成像和电视跟踪仪等。导弹采用半主动雷达制导,也可以通过光电瞄准设备进行制导,最大射程约为20千米。“红旗”-17的底盘分为履带式和轮式两种,其中采用轮式底盘的“红旗”-17A型号据说支持行进间开火。

结语

以上基本梳理完了目前能够了解到的“红旗”系列防空导弹概况,可见其谱系之复杂多样。除了这些已知的“红旗”防空导弹家族成员之外,九三阅兵式上可能会出现更多给军迷们带来惊喜的“红旗”家族新成员,例如传说中的“红旗”-20、“红旗”-26、“红旗”-29甚至是“红旗”-32等。如果它们真的在九三阅兵式上亮相了,我们会很高兴在后续的内容中为大家做出更加深入的报道。

九游体育(中国)官方网站-官网入口-JIUYOUSPORTSCopyright© 2022-2026 九游体育(中国)官方网站-官网入口-JIUYOUSPORTS 版权所有 HTML地图 XML地图 txt地图 备案号:川ICP备66666666号 九游体育,九游体育官网,九游体育APP,九游体育下载搭建